苹果挟着随身听ipod及软件系统itunes的成功,随后发展的手机iphone以及平板计算机ipad更带动了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的市场的乐络,也让传统手机的霸主Nokia、计算机商 Dell、HP、IBM、Acer等公司陷入了困境。同时,面对新的对手,如Android阵营的HTC、Samsung、Motorola,苹果则是采取专利战的方式打压对手。
2010年及2011年,苹果以在2010年2月2日US 7,657,849B2 “Unlock a Device by Performing Gestures on an Unlock Image”,以及2011年10月25日核准的US 8,046,721B2 “Unlock a Device by Performing Gestures on an Unlock Image”两篇关于解锁手势的专利及其它相关的20多项专利,在美国、德国、英国、荷兰等地向Android阵营提出专利诉讼。
US 7,657,849B2
US 8,046,721B2
苹果的iphone从第一代起深受客户用户喜爱的部分来自于操作的直觉性,以及流畅的滑动手感,流畅的滑动式来自于应用电容式的触控面板来取代传统式电阻式的触控面板,然而,上述的两篇专利并未明确地提及电容式触控面板,而其中解锁手势技术,都能应用传统式的电阻式触控面板而达成,因而,关键的专利技术,并不一定只配合特定产品的开发,以下让我们检视苹果的专利申请策略。
苹果第一代的iphone在2007年6月29日在发表会上问世,然而US 7,657,849B2这篇专利是在2005年12月23日已提出申请,是预期在产品上市的同时,专利已经通过,然而,此篇专利备受争议,而即使是审查速度极快的美国商标局,也花了四年多才核准;此时,不论是HTC、Samsung以及Motorola都已有许多智能型手机的产品上市,这些竞争业者将苹果当作主要竞争对手,而采用了此直觉的操作方式。由于市场的发展蓬勃,专利侵权赔偿的金额也相当可观,苹果才在专利核准时向对手打出专利法律战。目前虽然诉讼尚未完全结束,但是我们可以在HTC、Samsung以及Motorola的新款手机上,已经利用人脸辨识、画圆圈等方式来规避苹果的专利。
以HTC为例,虽然注重研发、产品的生产、价格的低廉,而给予竞争对手很大的竞争压力,但是当公司成长而受到注目时,也常变成早期布局专利的公司眼中的肥羊,在景气不佳时,对手以专利侵权的名义,通常能够将产品挡在海关无法上市,而错失了竞争的先机。
提前在产品有初步的构思、产品上市前时就先申请专利,消极的来看可以避免竞争对手的控诉,积极的来看,在未来市场成长,可以作为专利战的武器,以向对手争取更多的权利金。台湾科技业共同的假想敌Samsung,已经在导入产品开发时,要求专利法律人员共同参与,来做专利规避的设计,以确保自身权利,面对市场及专利的竞争,这个可敬的对手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